:每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召开期间,《肿瘤瞭望》都会邀请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大咖共同解读会议亮点,今年也不例外。下面让我们来聆听吴一龙教授、Ross Camidge教授和毛力教授对2018 WCLC会议的深入讨论。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每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召开期间,《肿瘤瞭望》都会邀请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大咖共同解读会议亮点,今年也不例外。下面让我们来聆听吴一龙教授、Ross Camidge教授和毛力教授对2018 WCLC会议的深入讨论。
2018 WCLC之头条新闻
Ross Camidg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2018 WCLC会议发布了超过8000篇摘要,多个专场并行,还举行了很棒的虚拟会议(virtual meeting)。主席论坛发布的TOP5研究是大会的头条新闻:III期PACIFIC研究更新了生存数据,Durvalumab组的OS较安慰剂显著改善(HR=0.68);NELSON肺癌筛查试验结果更新;IMpower133研究报道了Atezolizumab联合依托泊甙+卡铂用于未经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
吴一龙教授:我认为,2018 WCLC最重要的是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的研究,以及针对EGFR、ALK和其他靶点的靶向治疗。
毛力教授:中国的医生和科学家们在本次会议上非常活跃,2018 WCLC报道了很多中国学者主导的重要研究,特别是有关中国原研新药的研究。
2018 WCLC之新一代ALK抑制剂
Ross Camidge教授:在克唑替尼之后,大量创新、高效的ALK抑制剂不断涌现,不同ALK抑制剂的疗效不是完全一样的。但ALK抑制剂有一个惊人特点:一种ALK抑制剂在同一临床研究设定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具有一致性。例如,克唑替尼耐药后使用色瑞替尼的PFS一直是5~6个月;Alectinib是7~9个月;Ensartinib大约9个月;第三代药物Lorlatinib为11~12个月。
2018 WCLC发布了多项新一代ALK-TKIs用于一线的研究数据,包括2018 WCLC TOP5之一:一线对比Brigatinib和克唑替尼的 III期ALTA-1L临床研究的首次报告(编号PL02.03),该研究得出阳性结果。ALTA-1L与ALEX的研究设计有相似也有不同:ALTA-1L允许经化疗治疗的患者入组,而ALEX不允许;ALEX要求标准化的ALK 免疫组化检测,而ALTA-1L的ALK检测方法多样,与真实世界更加接近,但也为避免假阳性患者入组增加了些困难。
毛力教授:贝达药业刚刚完成Ensartinib用于克唑替尼治疗耐药的中国ALK阳性NSCLC患者的II期注册性研究,正在最后定稿统计报告,预计今年年底申报NDA。Camidge教授提到,ALK抑制剂在同一临床研究设定中PFS结果一致,我们在这项研究中的确看到了这种现象。此外,在一线治疗领域,Ensartinib与克唑替尼头对头的III期eXalt3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eXalt3研究设计也在2018 WCLC作为壁报展示,该研究已经完成患者入组,明年会得出随访结果。
吴一龙教授:新一代ALK抑制剂的研究数据非常有前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药物会在延长PFS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不断改进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
Ross Camidge教授:新一代ALK抑制剂能使晚期NSCLC患者获得好几年的PFS,患者长期用药,药物耐受性变得非常重要。Ensartinib的耐受性非常好,其他ALK-TKIs可能导致的毒性,并不一定在Ensartinib治疗中出现,因此该药上市后肯定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ALK阳性晚期NSCLC已经能得到良好控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二次突变而导致的TKI耐药问题,后续是否可采用联合方案?哪些药物是ALK抑制剂的合拍搭档?选择联合方案可以基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选择耐受性良好的药物。Ensartinib未来也需要开展这类研究。
埃克替尼加量治疗L858R突变患者,PFS显著延长
吴一龙教授:埃克替尼是中国首个原研EGFR-TKIs,对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临床医生和肿瘤学家都在使用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患者。
第一代EGFR-TKIs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我们可以对以下几种治疗策略展开研究:将埃克替尼的应用前移,比如埃克替尼用于局部晚期NSCLC的辅助治疗;或埃克替尼联合放疗用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或埃克替尼诱导治疗后进行放化疗。
毛力教授:吴一龙教授在埃克替尼相关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比如BRAIN研究证实埃克替尼可以改善EGFR突变脑转移NSCLC患者的iPFS和PFS,埃克替尼的ORR和DCR优于WBRT±化疗。
我想重点介绍2018 WCLC展示的一项来自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的壁报(编号P2.13-30 )。这是一项探索埃克替尼加量治疗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晚期NSCLC的II期随机开放INCREASE研究,253例患者被分入3个组:①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埃克替尼常规剂量(125mg,Tid)治疗组;②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加大剂量(250mg,Tid)组;③EGFR 19外显子缺失患者常规剂量( 125mg,Tid)组。研究发现,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加量治疗的PFS与EGFR 19缺失患者相当。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EGFR 21 L858R突变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比EGFR 19缺失患者要差一些,如果张树才教授的研究结果得到进一步验证,将对肺癌靶向治疗产生重要贡献。
原研创新,未来可期
Ross Camidge教授: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看到中国肿瘤学届的惊人进步,中国的药物研发从模仿走到原研创新,中西方在临床和转化研究领域开展了真正意义的合作,中国的庞大患者人群为医学假设的验证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也参与了许多合作项目。中国学者为世界医学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在世界舞台上正在快速走向成熟。
吴一龙教授:中国的监管环境也在迅速变化,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缩短和优化了新药审批程序。贝达药业等国内药企的创新药研发能力显著提高,现在很多跨国药企也积极地在中国开展研究。我认为在未来,中国将有能力研发出第三代和第四代ALK-TKIs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希望中国的药物研发领域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毛力教授:我在美国呆了27年,近期才回到中国,我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临床医师、转化医学和基础医学科学家不断走向成熟,中国的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我非常希望中国能为世界医学作出巨大贡献,也期待自己参与其中。吴一龙教授是中国肺癌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开展的多项新药临床研究获得了国际肺癌界的认可,我现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CSCO年会时的兴奋心情。在美国,在中国,在全世界,我们所有医生和研究者都在为了“Take Action Against Lung Cancer”的目标砥砺前行。
专家简介
Ross Camidge 教授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胸肺内科学系主任
美国胸部肿瘤医学研究协会(ATOMIC)医学主任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肺癌委员会成员
全球知名的肺癌专家,研究领域专注于肺癌的研究和治疗。他曾担任多个国际性临床试验的PI。至今,他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150多篇文章和评论。
吴一龙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主席
毛力教授
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