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负奋斗者,星光不问赶路人,2023年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首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泌尿外科领域的广大医生又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足迹。尤其是在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领域,都有许多浓墨重彩的变化。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肿瘤瞭望》采访了中国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旭院士,分享2023年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中国“智”造新型药物
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优的ADT方案
《肿瘤瞭望》:除了外科手术的创新以外,2023年与前列腺癌治疗相关的药物治疗,我国又有哪些创新技术发展?
张旭院士: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接诊很多前列腺癌患者。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绝对数量是非常多的。目前在很多医院的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基本上都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飞速,前列腺癌的治疗包括各种各样的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射治疗等,我们需要关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全程化管理,包括早期筛查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手段。在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全程中,始终是围绕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作为基础的,即便近年来涌现了众多新型内分泌治疗(NHT)、PARP靶向治疗等新型药物,ADT始终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
2023年在药物创新治疗方面,我们民族企业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尤其是创新和改良剂型的ADT方案——戈舍瑞林微球。戈舍瑞林是前列腺癌去势治疗临床应用20多年的老药,以往常规剂型是植入剂。而戈舍瑞林微球作为2.2类改良型新药,具有等效、不良反应低、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的这些特征。更值得称道的是,我们民族企业首次突破20多年“卡脖子”的微球技术难题,因为以往微球技术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戈舍瑞林微球是使用“二代微球技术”的新型药物,表明我国除了能够在靶点药物创新以外,在药物剂型改良和创新方面也能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4年1月1日执行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戈舍瑞林微球被纳入其中,期待能够有更多中国患者获得这种“中国制造”的好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伟大蓝图!
张旭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分会主任委员
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全军战创伤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及全军重大后勤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我国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的奠基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Bladder》、《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等学术期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