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CSCO BC指南国际巡讲新加坡站开启,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作为重要讲者,不仅深入介绍了CSCO BC指南的亮点内容,还与国外同道共同围绕亚洲乳腺癌患者人群的管理现状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巡讲结束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王坤教授,请他分享从CSCO BC指南巡讲中得到的启示和意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对指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推动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CSCO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系列CSCO BC指南巡讲活动。这些巡讲活动覆盖国内多个重要城市,每场巡讲都邀请国内外知名乳腺癌专家进行主讲,深入解读了CSCO BC指南的核心理念和推荐内容,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持续推动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普及和应用。在此基础上,CSCO BC海外巡讲之旅扬帆起航,标志着这中国指南迈出了跨越国界的重要一步。
12月5日,CSCO BC指南国际巡讲新加坡站开启,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作为重要讲者,不仅深入介绍了CSCO BC指南的亮点内容,还与国外同道共同围绕亚洲乳腺癌患者人群的管理现状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巡讲结束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王坤教授,请他分享从CSCO BC指南巡讲中得到的启示和意义。
01
《肿瘤瞭望》:CSCO BC指南海外巡讲之旅在新加坡扬帆起航,您在本次巡讲中不仅介绍了CSCO BC指南的亮点内容,还与国外同道一起就亚洲乳腺癌患者人群的管理现状进行了讨论,请您为我们分享下,您从中得到的启示。
王坤教授:此次CSCO BC指南海外巡讲共有三站,分别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三个地方都属于东南亚地区,这些东南亚国家的患者在发病年龄、乳腺癌特征及分子分型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药物可及性方面,各国差异显著。例如,某些国家抗HER2治疗仅有一种药物可用。因此,不同国家的指南存在较大差异,交流互鉴极具启发意义。对此,我有两点深刻体会:
首先,中国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国际及创新药物得以迅速普及,并被纳入医保,这是国家层面的巨大进步。许多国际同行对此表示羡慕,认为中国的药企和创新药不仅应服务于国内患者,更应拓展至东亚地区,惠及更多患者。
其次,我们中国的CSCO BC指南每年进行更新,而东南亚部分国家四年才更新一次。他们对中国指南的更新频率和质量表示赞赏,并希望与我们加强交流,共同推动指南在亚太地区的广泛应用。
02
《肿瘤瞭望》:作为本次CSCO BC指南国际巡讲的重要讲者之一,您认为这次巡讲对于推动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以及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有哪些重要意义和影响?
王坤教授:指南最开始起源于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地区,其基础是循证医学证据。但药物可及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差异,CSCO BC指南中同样强调不同药物的可及性。以抗HER2治疗为例,虽然双靶治疗和T-DM1在欧美指南中备受推崇,但许多东南亚国家因药物缺乏或医保未覆盖而难以实施。因此,他们渴望有更适合本地和亚太地区的指南,并希望更多价格亲民的药物进入市场。此次巡讲正是一个促进交流、共同提升不同区域治疗水平的良机。
03
《肿瘤瞭望》:在推动乳腺癌治疗进步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哪些主要的挑战?作为乳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您有哪些建议或寄语,希望与全球的同行和患者分享?
王坤教授: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医学的持续进步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投入,这包括共同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新药物和新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只有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才能更快地推动乳腺癌治疗技术的革新。
其次,地区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各国应加强药企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降低药物成本,使更多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药物能够惠及广大患者。
王坤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理事,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